当前位置:乐平纪检监察网 >> 时政要闻 >> 浏览文章

2020年我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之二:持续正风肃纪 提升百姓获得感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3日 点击数: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一直以来,市纪委市监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肃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正风肃纪就在身边。

精准发力 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遇上大疫之年,挑战更大、任务更重,但脱贫攻坚战没有“暂停键”,为推动各项扶贫政策落实落地,我市先后出台《景德镇市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方案》、《景德镇市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制度文件,构建了纪检监察机关抓协调、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今年我们的扶贫产业基地计划栽种杨梅、茶叶共70亩,但由于疫情影响,有机肥急缺,现在又是果苗最需要肥料的时候,种植工作一时陷入了困境。”2020年初的疫情让黄坛村党支部书记张敏发一筹莫展。

了解到村里的实际情况后,市纪委市监委第一时间联系市农资供应部门,要么库存少、要么没开工,几经周折得知黑猫集团旗下开门子肥业有库存,当即协调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开通农资点对点保供运输绿色通道,保障重点地区春耕备耕用肥用药的需要,最终为黄坛村送去10吨有机肥,解决了村里的燃眉之急。

“老乡,村里的扶贫产业发展得怎么样,孩子有没有享受到教育扶贫政策?”市纪委市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4个县(市、区)和2个园区的53个乡镇(街道)就乡镇(街道)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扶贫领域线索处置、案件质量等工作进行了暗访调研,并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个别谈话等方式吃透实际情况、找准监督突破口。

为认真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市纪委市监委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确监督对象、监督方式、监督内容,向市“十大扶贫工程”主责部门党组、驻有关单位纪检监察组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领域情况通报和问题线索移送的提示函》。2020年,扶贫领域查处问题146起,处理183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2人。

清仓起底 强力“打伞破网”

2020年6月9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占某富、郑某敏、方某敏等27人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开设赌场、非法持有枪支、非法采矿等罪一案,该案背后的“保护伞”也被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处理……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纪委市监委进一步强化与政法机关的协作,紧盯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不放,拓宽涉黑涉恶问题线索渠道,健全协同办案工作机制,强化对行业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督,严格落实“两个一律”、“一案三查”的要求,持续保持“打伞破网”高压态势。截至目前,全市共处理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人数460人,立案252起,党纪政务处分240人,组织处理208人;查处“保护伞”问题67人,移送司法机关19人,涉黑案件打伞比例达100%;共发出“两书一函”138份,督促相关部门单位深入查找和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行业领域监管漏洞,目前均已全部追踪整改到位。

同时,市纪委市监委全力开展“六清”行动,一方面,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大排查,确保做到“存量清仓”。另一方面,集中精干力量对新受理的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开展高质效核查工作,确保“增量即办”。

疏通堵点 强化作风建设

紧盯“四风”突出问题,深入纠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2020年,全市严肃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304起,处理442人,其中处分162人。对市直单位食堂是否存在铺张浪费、党员干部婚丧喜庆事宜是否大操大办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179起,处理217人,其中处分112人。制播第4期电视《问政》节目,15名领导干部现场接受媒体、“两代表一委员”、企业、群众的质询评议,解决问题20多类70多个,整改“不作为、慢作为”现象60余起。

紧盯时间节点。抓住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下发廉政提示函,警示党员干部节日期间易发多发违纪违规问题,要求切实做到“六个严禁”。组建常态化督查组开展明察暗访,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引导广大群众参与监督,持续整治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等顽瘴痼疾。

严查重点项目。对照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8项任务,以项目“回头看”等形式,组成4个工作组,通过实地核查、个别访谈、调阅资料等方式开展2次全面检查、6次专项检查,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治,发现并督促整改有关问题48个。


分享到: